編者按 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為了實現法治中國建設美好藍圖,湖南政法干警用心用情,繪制著良法善治的動人畫卷。2024年6月1日,本報推出年度重磅欄目《講述》。半年22期、總計近5萬字的專欄報道,忠實記錄下了我省基層政法干警工作中的奮斗故事和酸甜苦辣。2025年即將拉開大幕,作為欄目主人公,他們有什么良好的祝福和目標?不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曾雨田 李翔 杜巧巧 羅霞 李禎媛
守護心間正義 撫慰世間人心
衡山縣法院立案庭庭長 易琴芳
易琴芳回訪幫扶家庭。
當事人來法院打官司,大多是因為遇到的問題比較尖銳,難以自行解決,且都有各自的難處.作為基層法院的女法官,我能做的就是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溫情,再多一分理解。
2024年8月23日的庭審,于我而言是比較特殊的。這是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以來,我院受理的第一起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案件。父親意外去世,母親離家出走,家庭生活陷入困境,3個孩子長期處于“黑戶”狀態……作為一名女法官,長期從事婦女兒童維權工作,更是兩個孩子的母親,3個孩子的處境處處牽動著我的心。從庭前協調各單位收集證據,到當庭依法判決將3個孩子的監護人由母親變更為祖父母,雖過程歷經種種曲折,可算是為孩子們解決了入學難題。
案子結束后,我對案件的當事人進行了回訪,并和單位的女法官一起開展“愛心媽媽”結對幫扶活動。幸運的是,該案先后被省高院、《人民法院報》、最高人民法院推介報道,獲得了省高院國家賠償委員會與湖南省馨心公益助學促進中心共同開展的“法馨計劃”公益助學項目的關注。有望為3個小孩申請到社會公益助學,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同時,我也希望會有更多愛心人士參與進來,共同為更多困境兒童點亮希望。
頭頂國徽,身披法袍,坐在審判臺上,每一次法槌敲下的都是當事人鮮活的人生,我能感受到的不僅是公平正義的重托,更是司法為民的責任。2025年,我希望自己始終守初心,給需要的人更多溫暖,守護心間正義,撫慰世間人心。
精武強能再前行
邵陽市消防救援支隊學院路特勤站副站長 彭浪
彭浪(中)參加消防演練。
距離全國消防救援隊伍第二屆火焰藍實戰化比武競賽僅剩31天,我卻已經停訓3天,看著隊友訓練,我焦急地坐在一旁搓著手。
由于在上次訓練中不小心扭傷了手腕,連端碗吃飯都很費勁。比賽越來越近,傷勢不見好轉,半夜我時常獨自一人來到訓練場,想象著每一個畫面,模擬著每一個動作,來緩解比賽前的壓力。
終于在距離比賽還剩半個月的時候,我嘗試帶著護腕投入訓練,堅持了一天又一天,忍著傷痛順利參加了全國比武,通過堅持努力取得了團隊理想的成績。
這是2024年感受到自己飛速成長的一件事。
回顧這一年,我始終堅定信念,保持樂觀,順利完成了各項任務。在“7·5”邵東流澤鎮徐家沖水庫大壩管涌險情處置,“7·5”華容團洲鄉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抗洪救災中英勇頑強,帶頭沖鋒,圓滿完成救援任務。
年關將至,我將繼續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昂揚的精神狀態,扎實開展工作,始終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挑戰中成長 專業中前行
常德安鄉縣公安局法醫 張嫚
張嫚(左一)和同事在工作中。
2024年,我們公安部門法醫的技術工作依然聚焦于法醫臨床與法醫病理兩大領域。與上一年相比,法醫臨床損傷程度鑒定的案例減少了11例,法醫病理非正常死亡尸體檢驗的案例減少了5例,整體呈現出數量下降的趨勢。這一變化讓我們欣慰于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有所減少,也意味著我們在處理各類復雜案件時仍需不斷應對新的挑戰與突破。
2024年,我們共處理了27例非正常死亡案事件。這些案件涉及各個年齡層,原因多樣,包括意外、輕生、疾病等。我們運用法醫學和醫學知識,結合刑偵手段,為逝者家屬解開謎團,幫助他們打開心結,放下執念。作為法醫,我們不僅追求專業精準,更注重人文關懷。
在法醫臨床檢驗鑒定工作中,隨著辦案人員對案件把控能力的提升和法治要求的日益嚴格,對法醫工作的專業性和嚴謹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于輕傷以上的案件,我們采取集體討論的方式,邀請影像科醫生會診,并廣泛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以確保鑒定意見的準確性和權威性。這些鑒定意見均得到了檢察機關的采納。
展望2025年,我們將繼續肩負重任,不斷突破自我,為公安法醫事業的發展貢獻專業力量。
奮進2024 展望2025
長沙雨花區社區矯正管理局局長 秦高輝
秦高輝(左二)收到社區矯正人員的感謝錦旗。
2024年,對雨花區社區矯正工作而言,是充滿挑戰與溫情的一年。我們肩負重任,管理1200余名社區矯正對象和1700余名刑滿釋放安置幫教人員。我們不斷創新,升級信息化監管,實施80余萬次核查,確保監管安全。
教育矯正方面,我們線上線下結合,組織萬余次教育學習活動;困難幫扶方面,我們爭取財政資金,發動社會力量,為100余名困難對象送去溫暖,發放物資、資金超10萬元。
2024年,雨花區社區矯正工作備受矚目。4月,全國社區矯正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雨花區社區矯正中心獲全國同仁觀摩好評。7月,一位“四無”嚴重病患老年社區矯正對象解矯時,送來錦旗致謝。11月,我們發起公益活動,為社區矯正對象史某重病女兒籌集資金近7萬元,為這個家庭送去希望。
回望2024,我們奮進拼搏,守護平安。展望2025,我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更昂揚的斗志,持續推動社區矯正工作高質量發展。我們將繼續努力,讓每一位社區矯正對象都能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讓司法為民體現在每一個案件中
衡陽雁峰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 張多朝
工作中的張多朝。
2024年,我見證了司法在守護群眾合法權益道路上的堅實步伐,也努力在法理情的交匯中探尋司法溫度。其中田某危險駕駛一案,讓我印象深刻。
田某心存僥幸,酒后駕車外出釀下事故,致使70多歲的譚某倒地受傷。當我接手該案時,看到譚某受傷的診斷報告,心中滿是對老人的疼惜。我深知,這場無妄之災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劇痛,更是生活的支離破碎。于是我一方面為其尋求經濟賠償的法律途徑;另一方面,深入調查田某的個人情況。
隨著調查的深入,田某復雜而坎坷的人生軌跡逐漸清晰:創業受挫、家庭破裂、債務纏身……這些讓他失去了賠償的能力,但這不能成為他逃避責任的借口。幾天后,我前往譚某家,譚某受傷后行動艱難,其老伴患有老年癡呆癥,讓這個家在風雨中飄搖。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與區司法局溝通,為譚某申請法律援助律師;聯合衡陽市人民檢察院開展司法救助行動,為譚某申請到1萬元的司法救助金。
當看到譚某眼中閃爍的淚光與溢于言表的感激之情時,我更加篤定:檢察工作的價值不僅在于懲處犯罪,更在于幫助那些在困境中掙扎的人們。
2025年,我將持續深耕專業知識,用心傾聽當事人的聲音,以更加敏銳的法律視角和深厚的人文關懷審視案件。同時,深化與各部門的協作聯動,構建更加完善的司法救助與社會幫扶銜接機制,讓那些因案致貧、因案受困的群眾能夠得到全方位、持續性的救助與關懷,讓司法為民的理念在每一個案件辦理中落地生根。
責編:樊芳
一審:樊芳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